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- 中文XML论坛 - 专业的XML技术讨论区 (http://bbs.xml.org.cn/index.asp) -- 『 灌水天堂 』 (http://bbs.xml.org.cn/list.asp?boardid=26) ---- 潘一丁:新概念版的“秋后算账” (http://bbs.xml.org.cn/dispbbs.asp?boardid=26&rootid=&id=127693) |
-- 作者:潘一丁 -- 发布时间:11/29/2013 8:42:00 PM -- 潘一丁:新概念版的“秋后算账” (老文评新闻166) 当中国政府为对付日本为将钓鱼岛等中国固有领土的侵吞,采取“步步为营”的策略,通过时间的推移,形成“既成事实”的结果的阴谋。宣布建立新的“防空识别区”,将包括钓鱼岛和东海油气田等范围都在内的地区,都圈了进来。而中国政府这次也“以直报怨”地、采用了对应的针锋相对手段,在仿效或不逾越国际惯例的原则前提下,也公开宣布了自己的“防空识别区”。应该说是一种有礼有节、无可指责的行为。不想却引起日美气急败坏的反应,不但遥相呼应的指责之声不断;美国更在日前,在没有事前知会中国的情况下,派出两架轰炸机进入属于中国防空识别区之内的钓鱼岛上空,盘旋停留达两小时之久。公然无视中国关于“航空识别区”的有关规定,其“只许州官放火、不许百姓点灯”的蛮横无理态度、已经一览无遗。对这种等同于找上门来的挑衅,理所当然地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,是可忍孰不可忍!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目前中国的军事实力和美国相比,还有相当的差距,加上目前国内的形势和条件,也不容许我们在军事上采用“硬碰硬”的对策。甚至可以认为,正是现实的美国人,通过包括各种“窃听”在内的手段,已经吃定了中国人当前的实际处境,确信中国人只能根据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的原则,面对国人的强烈不满,“忍辱负重”地、勉强强咽下这颗“苦果”。并且不能排除这正是美日两国设计好、目的在于挑拨政府和民众之间关系的恶毒“离间计”。其实我们是可以有效地加以化解的。不是中国民间早有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”和“秋后算账”之说吗?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人大的立法,着手建立一本“历史账册”。从现在起,将包括美、日、欧或周边小闹们,对中国的种种挑衅恶行,如实并公开地记录在册,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、暂时隐忍不发。一旦条件许可或时机成熟,就可以随时主动“该出手时就出手”地、进行“秋后算账”了。 可以认为,除非有人要顾忌“友邦惊诧”而加以阻挠。否则其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! 请看数年前发表的老文章:建议人大设立“外交另册”制度 (笔者注:下文在一如既往地、准备上传到大陆强国论坛(深水区)、光明网、google的“灌水论坛”,以及海外的博讯新闻网和天下论坛之前,自己做了一个“预估”,认为内容因涉及“敏感”,所以强国和光明网可能会被“枪毙”,“灌水论坛”顾名思义就好像什么水都可以倒的“阴沟”,应该“没有问题”。而博讯网则因为文章矛头直指他们上面的“衣食父母”,不能发表是理所当然的。 但是结果除博讯果然拒登、“天下”照发外。对大陆那部分的判断,却出乎意料的“跌破眼镜”!因为不仅强国、光明这些审稿严格、有一定“指标意义”的论坛,居然全文照发,反倒是在“灌水论坛”受阻,一定是他们的自动过滤器系统的设置,就像“三陪女”一样,早已养成了一“入”就要“哼哼(叫床)”的习惯! 也许可以以“试金石”的身份,对大陆前途的趋势做一“定性”的预测。那就是把转变的“节点”,定在“开始把潘一丁的文字加星加肉或置于首页”之时。虽然可以肯定这个时候迟早一定会来到,只是出于无法避免的自私“天性”,希望出现在自己“驾鹤西去”之前。嘻嘻!) 正文: 但是顾及到“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”的形象,不可能采取当年冲击“东交民巷(外国领馆集中地)”之类,鲁莽而愚蠢的义和团或红卫兵式行动,意气用事地给自己国家造成被动。但是,我们为什么不能仿效当年八路军领导农村抗日运动中,为了打击、震慑汉奸、地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呢?当年还没有取得政权的抗日游击队,曾经为地主、汉奸之类的人士,专门准备了一本另类的“花名册”,谓之“另册”,专门用来记录这些人破坏抗日的卖国行为,作为日后形势需要时,对他们进行“秋后算账”式惩罚。据说还很起到一些作用,让这些人在作恶时,有所顾忌、收敛,以免最终“恶贯满盈”而受到惩罚。 所以由此联想到,我们的“人大”为什么不能仿效自己革命前辈们用过的“高招”,“如法炮制”地建立一本“透明、公开的“外交另册”,专门用来记载那些混迹于当前国际社会中的大小国家,对中国政府或中国人所采取的“不友好”行为事实,大张旗鼓地“立此存照”,以备“不时之需”。省得到时候再手忙脚乱地找不到证据。至于这个“不时”指的是什么时候?那对不起,无可奉告(潜台词:解释、决定权属“人大”)! 如此一来,等于为那些自以为是聪明的“高等猴子”们,上了一道尽量不念而又随时可念,且收放自如的“紧箍咒”。那些政治小丑们不是经常要上蹿下跳吗。不要紧,我们引而不发地、给你们记入“另册”了。以供未来在签订(或取消)政治、经济、商业贸易来往,以及结为友好城市之类的“互惠”条约时,作为重要的参考理由或证据之一。 这难道不是一个可以“以逸待劳”的策略吗?其实也更符合毛泽东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”、这种主动而高明的战略战术的。不信的话,不妨试试看。除非我们已经“色厉内荏”到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了! |
W 3 C h i n a ( since 2003 )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》《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》 |
31.250ms |